其他
我希望,疫情后,学校教育能够发生这3个改变 | 头条
中国大部分中小学已经重新开学了,开学后,一切还会一样吗?
我希望学校教育,能和之前不一样。
麦肯锡的研究,将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,称为二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下行。面对这次冲击,众多行业,都需要寻找新常态。社会的发展靠经济,经济的发展靠教育,教育,更需要树立“新常态”。
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,全球12亿学生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复学,加拿大,南美,非洲等地仍然在实施整个国家的学校关闭。
基于此,我开始思考学校的运营和教学的模型。受疫情冲击,民办学校必受影响,短短3个月,已有大量教育机构和民办学校倒下,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关门倒闭。
所有行业的领头组织已经发生变革,学校将有什么变化?学校的运营和教学、可以如何转变?学校如何不受制于传统办学模式,例如受到建筑硬件的高昂成本,以及不断变化的政策限制,而是更有韧性地发展,充分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,履行学校应尽的使命,培养一批“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,理性创新的高效学习者”?
借此机会,我分享一下,我对基础教育新常态的思考。
疫情过后,学校不应该期盼着能加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,因为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改变。学校的内部管理和运营必须更有效率,面对危机和不确定性时才能表现得更有韧性,教学才有更有效果。
最近,我接受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的访谈,话题是“如何让教育成为中国发展2050年的促成者”。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,从“人口红利”升级为“人才红利”。30年后,教育会发展成什么样,跟今天有什么区别?未来30年,我能为学生,为中国教育,为世界教育带来什么改变?
从“人口红利”转变为“人才红利”的底层逻辑,是将教育生态的“淘汰”转为“成全”。
考试、排名、掐尖、小升初择校、大量的补习机构和背景提升项目,都是在“淘汰”。如果成就1个人,对应99个人被淘汰,这个机会成本是多大?如果教育能给个体提供多元的发展机会,整个社会迸发的潜力会有多大?
这个5月,又是北京小升初家长们最焦虑的时刻。我自己孩子小升初时,恰好经历北京非典,择校全部取消,特别理解大家的心情。今年又遇到新冠病毒,北京全面进入小升初“摇号”阶段。对于这些不断的变化,此时更要坚定信念和初心,快速决策,敏捷行动。
在思考新常态时,绕不开当下的教育痛点。现有模式下的焦虑和痛点,会不会在新常态下放大,衍生其他问题?我们团队对此做了系统思考。
我们之前说,教育往往是“微观有解,宏观无解”。目前,教育行业在每一个细微赛道上都有各类产品,不管是学英语、外教口语、数学思维、艺术素养、背景提升,似乎处处有解。但是,整体上看,又处处无解,大家对教育的焦虑有增无减。比如北京和上海的焦虑,就体现在“小升初”,生怕选错,从而输掉这场“赌局”。
但是,教育不该是赌局,教育本该是学生和家人,共同经历的社会体验。
这次疫情,所有家庭都体验了一次“在家上学”和“远程学习”。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太闹,将社会矛盾镶入家庭矛盾中,亲子关系甚至夫妻关系都不好了,盼望赶紧开学。这正体现了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与割裂。
然而,这仅是表象。表面能谈论的问题,都容易解决。冰山下,我们并不清楚那些隐藏的问题,不清楚那些受家庭暴力的学生,包括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,或者受疫情影响失去亲人等情况的学生,长期无法上学对他们的影响,甚至不知道,有多少学生会因疫情失去继续上学的机会。
这个时候,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,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,永远来自于学校教育。在未来几个月,学校教育面临的更多是运营的挑战:
学生落下的学习进度怎么办?
学生若无法来学校上学怎么办?
如何支持这段时间老师和员工的状态?
学校办学预算减少怎么办?
如何才能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安全?若第二波疫情来临怎么办?
经过对全球教育趋势的思考,我们认为,在1至3年内,学校教育会从“结果、过程、目的”3个层面改变,分别由外向内,从近到远,影响学生、教师、家庭、教育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。
▍ 注重多元录取方式
最显著、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,就是疫情后大学录取如何变化。毕竟,现在衡量一所学校,特别是衡量高中的办学成果,依然是升学率或重点大学录取率。然而,这个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。教育的目的若是为了升学,升学的目的若是为了就业,那何不将教育与就业直接关联?
衡量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最好指标,应该是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。例如美国Summit 特许学校,一直将学生大学的毕业和之后的发展,作为对学校的评价指标。
但是这一点在国内短期很难转变。国内率先保证高三、初三开学,全力保障高考顺利进行,因为国内的大学升学,高考仍然是唯一途径和唯一的评价标准。想一想,倘若疫情恰好发生在高考期间,又该怎么办?
今年,海外大学的录取方式也变得复杂。ACT、SAT考试纷纷取消,美国的顶尖大学在2021年招生时,提出不需要ACT、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。不用考试,也能上大学,听着似乎不错?但没有标准化成绩,大学怎么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呢?
▍ 成绩单、过程性评价和信息系统
原本,海外大学就是采用的综合录取形式,学校不会因为缺乏学生的SAT成绩,而降低录取中对学术标准的要求,反而更严格地从其他角度予以衡量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依据,就是学校的成绩单——不是传统意义上体现GPA的成绩单,而是能充分体现学生过程性评价和成长记录(portfolio)的综合成绩单。
GPA更多是总结性评价,每个学校的风格和标准不一样,若要充分体现学生学术水平的真实性和成长,就得依赖学校的过程性评价记录,如果再配以学生最终作品或课程难度说明,就更有说服力。特别是这学期,大量的课都不会有成绩,只有Fail/Pass,过程性的学术记录就更有必要。
看似简单的逻辑,但是目前能做好过程性评价和信息记录的学校寥寥。评价和课程是一体的,大量学校的课程是碎片化的,缺乏统一评价原则,导致大学无法理解学校提供的成绩单。这也倒逼着学校,对课程体系和评价做升级。
对学生学术评价和日常综合表现的记录,需要学校统一的数据管理。事实上,好用的学校管理系统太少了,甚至学校需要自行研发。此次疫情,学校充分领悟到了,是否有成熟的信息系统和在线教学工具,成了学校之间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分水岭。
▍ 2021年海外大学申请趋势
不论国际关系如何,2021年的海外大学申请,将成为最激烈的一年。
一方面,原本海外本科申请量就在逐年增加,今年秋季或冬季,能否报名成功ACT/SAT有许多不确定性;一方面,受疫情影响,预计有不少2020年9月入学的学生会选择间隔年,或者第一轮申请结果不理想的,也会参与竞争。今年冬季的EA/ED申请,更多人选择偏向保守。
家庭和学生对国际教育的理解,也在发生变化。我认为,出国受教育与否只是表象,关键是在海外接受教育的目的,和学生真正所获得的体验和成长。没错,国际局势正在变化,更多留学生选择回国。出国不是目的,学生能“出得去,回得来”,理解多元文化,理解世界,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,才是关键。
评价结果的方式发生改变,与之变化的,将是学习方式的改变。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,我一直相信学习的过程将往“跨时空、跨学科、跨年级”的方向发展。因为学习本身,就该是自然而然发生,而不是被人为分割。
我所理解的学习过程,有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:环境(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)、内容(目标、评价、环节)、人(教学方式的主体)。教师根据这3个要素进行教学环节设计。学习过程的改变,也主要发生在这3个要素之间,或者再加上“反思”环节。
疫情期间,全世界超过90%的学生,经历了远程学习。远程学习不同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,因为此次根本没有线下。远程学习,本身就是跨时空的学习体验。这段时间,远程学习的先锋——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和日本N高中等学校,不受疫情影响,还将学习经验分享出来。
远程学习打破了学习边界,不论学生身处何地,都可以同时上一门课,参与讨论互动。但光有远程学习,是不够的,特别是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培养。不少海外高等院校,在计划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,而大量知识性的学习,不需占用宝贵的线下时间。
今年,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明显缩短,但是教育部认为,不用占用暑假和周末,也能将进度追回来。这也侧面说明,我们传统方式的学习时间太长,效率太低,还有提升空间。
除了线上教学,还能如何提升学习效率呢?核心是,让学习回归生活。生活中的问题本身就是跨学科的。我们一直在追求“概念”和“理解”的融通,跨学科学习就是最好的方式。
学习和成长,也从来不是线性的。今年,许多学生的学习进度被打乱,无法达到对应年级的学业水平。有人倡议说,让学生全部“留级一年,重新再来”。其实解决办法不是留级,而是学校提供灵活的课程,让学生自主选择。
在教学环节上,我希望学校能通过这次全球规模的远程学习,做到更多“联结”,而不是更多“隔阂”。利用当下真实的事件,重新审视教育在人文关怀、科技创新,生命教育、生活教育和生涯教育等领域的欠缺。
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触及到这个深度,教育的目的就能有所改变。
不解决内在动力的问题,一切外在的改变都不可持续。
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,而不是为了挑选人才或对人进行淘汰。在疫情过后的新常态中,希望教育能更多关注到个体潜能以及个体价值。教育应该回归本质,将精力用在关键地方,关键是,我们希望学生为何而学,如何学习。
前几天,听到一个滞留海外的男生的故事。在电话里,他和记者哭诉种种委屈。如果是小学留学生还能理解,作为一名大学生,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,就让人有些莫名惊诧了。
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,我总在想,当学生从高中毕业后,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?
若你的学生滞留在海外,机票被取消,你希望他能如何应对?
若你的学生在海外遇到歧视或冲突,你希望他能如何应对?
若你的学生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被确诊,你希望他如何应对?
若你的学生的亲人由于疫情不幸逝世时,你希望他如何应对?
帮助学生,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准备,才是教育的使命和学生学习的动机。生命教育、生活教育和生涯教育、这些和升学和考试基本不相关的内容,才是教育新常态。
学校已经开学,是和以前一样,还是积极为新常态做出改变?面对下一次危机,我们是否做好准备?
▍ 什么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?
线上有更丰富的课程,有更有经验更幽默的教师,有更灵活和个性的学习机会,但是纯粹的线上学习和远程教育,永远不能替代学校教育。不能替代的到底是什么?
这段时间,不管是学校内部开会还是和学生上课,我都要求大家开着摄像头。人是有高度社会属性的动物,人和人的关系构建,需要共同体验,而共同深刻的体验,是通过线下联结的。
不同年龄段所对应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一样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(幼儿园-初中),除了基本知识,更是提供了“儿童关照”,对儿童进行保护,让双亲可以安心工作。例如中国率先保证高三初三开学,但是丹麦则先让低龄段学生开学,让家长脱离开来,以此恢复经济。
对于高中生来说,远程学习更多。不过,就算5G时代来临,网速带宽不再是问题,就算传统知识性学习都可以线上进行,线下体验也必不可少。
日本N高中多年使用VR等技术进行入学/毕业典礼。这类学校反而更重视线下的相处时光。类似的斯坦福在线高中,每年都有大量线下实践项目和社交活动。人和人相遇的机会,非常珍贵。
▍ 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?
这几年我们的关键词,就是教育均衡。我们为何着急复课?为何担心在家远程学习会增加教育不均衡?答案是,中国仍有5亿人没有网络资源。若不能回到学校,许多学生没办法学习。
其他国家亦如此。
日本,佐藤学教授担忧,经常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,若失去学校这个保护场所,别说学习,连健康成长都无法保障。
美国,此刻有5400万学生无法去学校。美国盖茨基金会教育项目主席Allan Golston也对此表示担忧,不是担忧学习进度,而是担忧贫困学生没有好的学习环境,美国20%的学生在家没有网络学习环境。
就算没有疫情,大部分国家的教育系统也已经足够不均衡。今年,大量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进度。如何扭转局面?不是依靠增加学习时间,而是要有创新的教学,课程,资源。这需要政府、学校及NGO、以及企业之间三方合力。
▍ 如何实现教育的一致性?
若要真正改变,光靠学校教育也是不够的,需要将家庭争取过来。学校教育不是全部,现在却成为许多家庭的救命稻草,这是不对的。如果一个家庭,因为孩子没有进入一所学校就绝望,那也太可悲了。我不希望我的学生的人生巅峰,只是他大学的排名。所以,家庭教育的观念必须首先转变。
教育效果最大化,需要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联动。在一土,我们决定花相当精力去教育家长,让家长深度理解和践行和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。
家长共同参与解决问题,参与到别的孩子的成长,让学生也看到父母的努力参与、努力成长。同样,我们让学校升级为社区中心,让很多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要真实解决的问题,让社会资源,成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资源。比如数字时代下的公民教育,国际视野,人文关怀等,让学生深度参与社会、理解社会。
作者 | 张义飞。一土中学筹备负责人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及FORTIS学者导师,中国大智汇China Thinks Big总决赛评委,原北大附中成长与实践体验中心主任。多伦多大学学士,清华经管MIT全球工商管理硕士。
来源 | 一土教育(ID:etuedu)
责编 | 陶小玮
排版 | 又又
2594889720@qq.com
•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:当课程、空间、学习方式打通之后……
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购!